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综合 > 健康资讯

〔美〕康达维:渐至佳境: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食物和饮料(节选)文史知识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7-8-14 20:53:18 人气: 标签:渐康网
导读:中国在遥远的古时就学会了发酵的技术,早在商代,人们就能酿出数量巨大的酒。在汉初,人们完善了通过发酵来制成佐料的方法,这些佐料包括用菽和其他蔬菜发酵制成…

  中国在遥远的古时就学会了发酵的技术,早在商代,人们就能酿出数量巨大的酒。在汉初,人们完善了通过发酵来制成佐料的方法,这些佐料包括用菽和其他蔬菜发酵制成的酱、盐卤以及可以给肉类和鱼类调味的调料。孔子有一句有名的话,某一特定食物如果没有合适的酱,他将不食用它(原文为“不得其酱,不食”,见《论语·乡党》)。“酱”这一词现代主要限于豆酱,从晚周时期开始,中国的确是用豆类发酵来做酱的(张光直《古代中国》,《中国文化中的饮食》,31页)。但是中古时期也使用许多其他种类的酱,如牛、羊、鹿、兔肉做的酱,鲤鱼、鳢鱼、鲫鱼、虾等做的酱,用小麦、榆子还有菽等植物做的酱。

  与大多数文明相比,中国人用发酵技术来发酵面粉要晚一些。中国人直到战国或汉代初期才开始把面粉制成面团。或许磨面的方法直到那时才广为人知。

  中国人一旦发现如何用面粉做面团,他们就对做粘性食品的各种方法变得非常精通。这包括馒头、未发酵的饼、包子、各种馅的饺子、芝麻烤饼、水煮条状面团以及面条。

  “饼”这一名称可在一系列汉代编纂的文献中找到。在中古时期,饼这一词可包括面包、糕饼、包子、某些种类的糊糊、薄饼、水饺、方饺、面条甚至包括一种煎蛋卷。虽然饼主要是由小麦做成,但也可由谷物或大米来做,这些中国的面食可以用煮、烤、蒸或炸来处理。

  煮通常用于一种特定的饼,我们可简单地称之为“汤饼”。该名词的字面意思是“水煮的饼”,但这是水煮面条的通用名称。中国人早在汉代就食用面条了。西汉中央有一个职位叫做汤官,其职能是向及侍从提供汤饼。汉代的另一种文献提到,在夏季注意不要食用两种汤饼,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喝大量的水,使得饼难以消化。

  面条是由未发酵的面做成的。其基本的做法是将水与面粉混合做成面团,揉成长条或像今天的“拉面”的形状。《齐民要术》用一整章来介绍饼的做法,其中提到了几种汤饼。其一是馎饦。这听起来不像是中国化的名字。它是肉汁与面粉做成的面团。把揉成拇指大小的面团浸在水中,并用手向盆沿揉压,使之极薄。另一种饼叫做“水引”,它由肉汁与面混合做成,把面团揉或者也许是拉成细细的一英尺长的面条,使之像韭菜叶一样细。

  大时期,在夏季的伏日要食汤饼。伏日开始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(在7月13日至22日之间)(王毓荣《荆楚岁时纪校注》,186页)。吃汤饼的习俗早在魏代就有记载。有一个关于学者兼诗人何晏(约190—249)的故事。何晏在魏代第二任君主帝时期为官,他面色白皙,怀疑其傅粉。夏日的一天,明帝决定让何晏吃一碗汤饼,这样就能让他出汗。何晏吃完汤饼后果然满脸大汗,因此他不得不用色的袍袖拭汗。在拭干脸部后,他的脸色变得更为白皙了。

  蒸是制作馒头和各种小饼的最常用的方法。馒头里常常加上馅儿,类似今天的包子。一般是把馒头放在竹笼里蒸。馒头一词在西晋学者束皙(约264—约304)的《饼赋》中有所记载(孙星衍编《续古文苑》卷二)。他告诉我们,这是在早春举行的宴会上的绝佳食物:

  束皙的这篇赋也谈到了其他的饼,其中最为可口的是牢丸,这种带馅儿的汤团似乎是今天的饺子和馄饨的前身。赋中说其外皮由面粉与肉汁混合而成,馅则是剁碎的羊肉、牛肉、细切的葱姜以及桂、椒、兰、盐、豆豉等调味品。牢丸在竹笼中煮熟。赋中极生动地描述了食物在蒸笼中次第涌起又落下的情景:

  于是火盛汤涌,猛气蒸作。攘衣振掌,握搦拊搏。面弥离于指端,手萦回而交错。纷纷馺馺,星分雹落。笼无迸肉,饼无流面。

  该赋然后讲了牢丸如何食用。如同现在的饺子,人们用筷子蘸酱食用它。酱即古代的肉羹“醢”,醢由肉、粱曲、盐渍置于酒中发酵而成(《周礼注疏》卷六)。

  伸要虎丈,叩膝偏据。槃案财投而辄尽,庖人参潭而促遽。手未及换,增礼复至。唇齿既调,日习咽利。三笼之后,转更有次。

  《齐民要术》中描述的食物大部分是北方的。虽然谷物是主食,但也有相当多不同种类的食物由小麦和大米的面粉做成,鱼肉类菜肴也很丰富。《齐民要术》用一章的内容介绍了炙乳猪、鹿、牛、羊、禽类的方法。这时期到北方出使的南方人对北方食用牛羊肉的普遍到。羊肉和酪是与中亚和北亚民族的边境文化联系紧密的两种食物。有个叫王肃(463—501)的南方人,494年居住在北方。起初他食用羊肉和酪,相反,他喜欢鲫鱼汤和茶这些南方人喜爱的饮食。最终他变得酷爱羊肉和奶制品,甚至称茶为“与酪作奴”(《洛阳伽蓝记》卷三)。另一个来自东南部的南方人在初次食酪后感到非常难受,他在给招待他的主人送去的一个便笺中写道:“昨食酪小过,通夜委顿。民虽吴人,几为伧鬼。”(《世说新语》第二十五门第10条;马瑞志英译《世说新语》,407页)

  虽然材料并不充分,但我们的确有表明当时有地域性的饮食偏嗜。东南地区的土著人,尤其是吴人,喜欢一种叫做莼的水生植物,食用它的最好方法是做羹。《齐民要术》中有两种食谱,其一是有名的脍鱼莼羹,公元300年左右,吴人张翰居住在处于北方的国都洛阳,秋天他思念故乡吴地,“乃思菰菜莼羹鲈鱼脍”。

  至于饮料,主要的饮料似乎是黍和稻做的酒。《齐民要术》用三章的篇幅介绍做酒曲的不同方法。该书也列出了四十多种酒精饮料的名称。这一时期充满了与酒有关的诗歌,并且有一些可视为酒颂之丰富宝库的赋作。其一是前汉诗人邹阳(约公元前154年)的《酒赋》。赋以酒与品质相关联开篇:

  在中古时期,把不同种类的酒与智慧的等级相联系是很常见的。于此可考的最早日期是公元207年,曹操发布了他那有名的禁酒令。在得知有人仍偷偷摸摸地喝酒之后,曹操颁布了《禁酒令》,令中声言:“白酒为,清酒为贤人。”另一处记载是尚书郎徐邈曹操醉酒,当赵达就此事质询他时,他回答说“中”。赵达向曹操报告,操甚怒。一个朝廷官员解释说:“平日醉客,谓酒清者为,浊者为贤人。”(《三国志》卷二七)唐代诗人李白把这个典故写入他的一首和饮酒有关的、非常有名的诗中:

  《酒赋》中提到了几种特定的酒精饮料的名字,大部分和某一特定地点有关。或许最有名的是产于乌程(今江西中北部)的渌酃酒。这种酒是用渌河水酿造的(《文选》卷35盛弘之《荆州记》)。酃是今湖南中南部与衡阳比邻的一个县的名字,并且以酃湖水酿的酒而闻名(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二九),渌酃最终成为优质酒的通称。因此,《齐民要术》对它的酿造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。西晋诗人张协(?—307)描绘了一个可以提供该酒的宴会:

  乃有荆南乌程,豫北竹叶。浮蚁星沸,飞华萍接。玄石尝其味,仪氏进其法。倾罍一朝,可以流湎千日。(《七命》)

  “浮蚁”可能是浮在新酿的或正酿的酒的泡沫,也可能是浮到酒面上的渣滓。中古诗人喜欢在他们的诗中使用该名词,如陶潜(365—427)在他的一首《拟挽歌辞》中有以下两句:“春醪生浮蚁,何时更能尝。”他想象一个死者(或许是他本人)在死后是否仍能喝上一杯酒。张协赋中的“玄石”,乃指有名的酒徒刘玄石。有一次刘到酒肆中喝了一杯“千日酒”,一回家就酒醉不醒,家人误以为他已死,就把他埋葬了。三年后,酒肆的主人去拜会刘玄石,希望看到他已从千日醉中醒来。刘的家人刚把坟墓挖开,刘就醒了,口鼻间仍有酒气(《搜神记》卷十九;《博物志》卷五)。

  虽然大多数酒精饮料是由谷物酿制的,但我们也看到已经有用葡萄酿的酒。最早赞美葡萄及葡萄酒的是魏文帝曹丕(187—226)。在一道给群臣的诏中他评价了包括梨、橘、荔枝在内的各种食物。其中他最为称赞的水果就是葡萄:

  中国珍果甚多,且复为说蒲萄,当其朱夏涉秋,尚有馀暑,醉酒宿醒,掩露而食,甘而不(饣肙),脆而不酢,冷而不寒,味长汁多,除烦解渴;又酿以为酒,甘于鞠糵,善醉而易醒。道之固已流涎咽唾,况亲食之邪!他方之果,宁有匹之者?(严可均《全三国文》卷六)

  说到茶这种中国最负盛名的饮料,中古时期它开始盛行于南方。3世纪其名称为“茗”或“荈”。在朝廷人们把它作为酒的替代物来饮用。吴国孙皓喜欢整天饮酒高会,每个人都要喝至少7升(大于1夸脱)酒,他的一个客人韦昭(?—273)只能喝半品脱,获准可以喝茶来补足差额(《三国志》卷六五)。茶完全是南方人的饮品,北方人并不饮用。例如4世纪早期一个来到南方国都的北方人,对丞相王导端来的茶感到不知所措。他很精通地问道:“此为茶为茗?”当注意到人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时,他马上申明说:“向问饮为热为冷耳。”似乎并非所有南方人都喜欢茶。王濛(309—347)极爱饮茶,并用茶招待客人,这常常客人的意愿,以至于他们称茶为“水厄”。

  中古时期的精英人物对饮食的确非常讲究,并且都很善识味。美食家不仅见于温润秀美的南方,而且见于北方的少数民族。备受称赞的美食家苻朗(?—389)就是北方人。苻朗是氐族人,在383年的时候居于南方。他高雅精湛的品味给南方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据公元5世纪的文献记载,南方的一个王子设珍馐佳肴款待他。宴毕,王子问苻朗:“关中之食孰若与此?”朗回答说:“皆好,唯盐味小生。”王子马上询问厨师,后者了苻朗的说法。又有一次,有人杀鸡来款待苻朗,苻朗说:“此鸡栖恒半露。”这又一次验证了苻朗的善识味,栖息于完全露天处的鸡味道更佳。在另一次宴会上,苻朗食鹅炙,能准确地指出白色羽毛和黑色羽毛分别长在什么地方(《世说新语》第二十五门引裴景仁《秦书》;马译第423页)。

  尽管这些轶事明显带有文学性的润饰加工,但是这些掌故反映出饮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需求或礼仪需要,而是快乐的源泉,的。一个人不必在盛大的宴会上满足自己的,常常是最简单的食物给人带来最多的欢乐与欣喜。这一时期最伟大的诗人陶潜在田园中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量时光。他声言:“好味止园葵。”(《止酒》)另一位伟大诗人谢灵运,将食物之充足与理致之和谐等同起来。正如他所言:“理取足于满腹。”(《山居赋》)

  中古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家顾恺之(约345—406),以食甘蔗时由尾到本的习惯而闻名。“人问所以,云:‘渐至佳境。’”(《世说新语》第二十五门第59条;马译第423页)顾回答时所用的四字短语精确地把握住了中国传统饮食观念的核心。虽然说“把最好的留在最后”更为精微,然而重心并不在此。重点是在“渐”上——甘蔗带来的愉悦是渐增的。通过细细咀嚼,愉悦一点一滴地增加,直到甘蔗的末梢,愉悦达至极致。虽然味道最好的部分是在根部,但整个甘蔗味道都是不错的,所不同的只是程度的差别。像顾恺之这样的陈述表明,在中古时期,中国人几乎把饮食视为一种艺术形式。中古时期是引入新食物、新的烹饪方法的重要时期。从此开始,中国厨艺成为一门精彩的艺术。

  推荐:

  

关键词:渐康网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