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婴幼 > 婴幼疾病

孩子的早期适应不良!这可能是精神疾病的信号!

作者:habao 来源:未知 日期:2018-4-7 1:54:14 人气: 标签:儿童精神疾病有哪些
导读:前段时间接到朋友的电话,说她大哥的孩子最近闹着不去上学了,想起我是搞临床心理学的,来问问孩子可能是什么情况。孩子今年高一,从升了初三开始不爱学习,对父…

  前段时间接到朋友的电话,说她大哥的孩子最近闹着不去上学了,想起我是搞临床心理学的,来问问孩子可能是什么情况。

  孩子今年高一,从升了初三开始不爱学习,对父母在学习上的督促非常厌烦。后来有一次爆发了与父母的肢体冲突,从此之后就完全不服了。上了高中之后,孩子完全放弃了学习,上课的时候完全不听课,课后也不业。最近开始在班上有一些怪异的行为,对着空气说话,或者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。

  这听起来很像是精神症的症状。于是我朋友带孩子去院检查。果不其然,就是精神症。

  精神症发展到症状如此明显的时候,就已经非常难治了。为了控制性的症状(、妄想等),药物治疗常必要的,但是单纯药物治疗只能控制性的症状,对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。精神症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功能的损害,比如上学的问题、社交的问题、家庭关系的问题。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,只会朝向恶化的方向发展。

  一般人想到精神症,觉得这简直就是飞来横祸,就像是一个好端端的孩子长到十五六岁,好好地突然得了精神症,突然变得像个外星人了。

  首先,精神症有遗传的因素。我和朋友聊起来,知道她的舅舅有“”,村里的人们不重视精神疾病,也不会把患精神疾病的人送去治疗,而都一概以“”代称,但他的症状听起来,无疑就是精神症。但精神症的遗传性,并不是父母有精神症,孩子就一定有的这种,而是遗传一种“基因易感性”。所谓基因易感性,就是父母会给孩子遗传对某种疾病“易感”的基因,使孩子成为这种基因的携带者,但是这种疾病是否会发展出来,是否会表达出来,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。

  某种疾病的“易感基因”是否会被表达成为某种疾病,受到家庭以及教育方式的影响。这个影响,可以说非常重要。一个有“精神症”基因易感性的人,如果能够在相对良性的家庭中成长,发展成“精神症”的可能性要小得多!

  那么为什么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比如我朋友的舅舅和妈妈,有的得了精神症,有的看起来一辈子功能良好呢?

  这还与每个人出生时的自身的秉性有关。人出生时的秉性是不同的,并不是白纸一张。新生婴儿对刺激的反应会有非常显著的差异,有些婴儿更加,有些婴儿更加宜人。但“难养型”的婴儿并不必然有更高的风险会发展出精神障碍,因为是否发展出精神障碍,取决于他的照顾者(母亲和父亲)是否可以适应孩子发展的需要,而提供给他最适宜的教养。如果教养是适宜的,很多精神疾病都是可以避免的。

  回到我朋友亲戚家的孩子的例子中。他的问题行为看起来开始于初三,但其实肯定更早就已经初现端倪。如果他的爸妈能够重视“不爱学习”这样一种适应不良行为,而带他去看看心理咨询师的话,咨询师也许会有机会发现一些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,对孩子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加以干预的话,那么很有可能他就不会在一年后发展出精神症了。

  我并没有和这个孩子聊过,也没有见过他的父母,所以我没法描述他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如何促发了“精神症”的基因表达。因此,我用另外一个十分相似的案例去解释“家庭如何促发精神疾病的基因表达”。

  A先生小时候是个害羞的孩子,不那么喜欢与陌生人交往(A出生时的气质类型)。在他的记忆中,父母对他的害羞非常厌恶(父母非常不恰当的教育行为),常常他不够大胆。因此,他变得更加胆怯,十分害怕在社交表现中不能让父母满意(孩子对父母期望的反应)。但情况往往如此,他对自己十分失望,感到羞耻,因此最终回避了大多数的社交行为(进入青春期后,A已经符合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)。A开始觉得自己这么糟糕,并不配活界上。在高中时,突然有一天,他听到有人在他不配活界上(A携带的“精神”的基因开始表达),他四处看,但是并没有看见谁在他。可是过一会儿,他又听到了这些的声音。他不敢告诉父母,因为觉得告诉他们只会遭到更多的厌恶(父母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已经完全阻断了亲子沟通的可能性)。于是他一个人在幻听中,终于有一天,当他听见耳朵里这些叽叽喳喳的声音吵着要他去死的时候,他忍无可忍地地咆哮着:“你们才去死吧!”这时是在上课,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诧异地看着他。之后他感到同学们的远离,他更加痛苦(人们对精神疾病的害怕使精神疾病患者更难获得亲密的友谊)。

  非常肯定的是,他的父母一定是爱他的。但是,他的父母一定没有想到,他们对孩子害羞表现出来的、厌恶的表情,竟然会给他们最爱的儿子带来这么大的。如果他们知道了这后果,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当初做出不一样的选择。

  我常常对带着孩子来做心理咨询的父母讲:“你们非常棒!你们发现了孩子的问题,马上就来了。这对孩子、对整个家庭,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机会。”问题发现得早,就像是亡羊补牢得早,损失的就会少得多。孩子的将来受到的影响就会少得多。

  如果我朋友亲戚的孩子,可以在初中刚刚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就做心理咨询的话,会不会这么快就发展出精神症呢?

  如果A先生的父母,在他还上小学时就发现了A先生的不自信和社交回避,就带他去看心理咨询师的话,A先生还会发展出精神疾病吗?

  孩子们很多的早期适应不良,如果干预得及时,就不会进一步恶化成为精神疾病。而如果大人不、不关注,或者把它们抛在脑后不加以注意,那会发展成什么样,家长就只好自求多福了。

  那么为什么要及早关注、及早干预呢?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会发展成精神疾病,不一定是文中谈到的“精神症”,还比如更加普遍的“焦虑障碍”、“抑郁症”、“双相障碍”、“网络成瘾”等。发展成了哪一种,都会对这个人的一生造成非常巨大的不可逆的影响,而且再治疗起来就会非常困难了。

  

本文网址:
下一篇:没有资料
共有: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
发表评论
姓 名:
验证码: